概率性纤维束示踪成像可分析DBS植入后的纤维束变化
美国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院影像学科的Jennifer Muller等对9例PD患者在植入DBS电极前、后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扫描,评价 DBS 植入后白质纤维束受器械相关伪影影响的程度。结果发表于2019年12月《Neuroimage: Clinical》在线上。
——摘自文章章节
长按二维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原文
【Ref: Muller J, et al. Neuroimage Clin. 2020;25,102135. doi:10.1016/j.nicl.2019.102135. Epub 2019 Dec 14.】
研究背景
研究方法
研究比较9例患者的123个感兴趣区(regions of interest,ROIs),在DBS电极植入前后的各向异性分数(fractional anisotropy,FA)、平均扩散系数(mean diffusivity,MD)和径向扩散率(radial diffusivity,RD)值之间的差异。
研究结果
结果显示,在全脑范围内可观察到FA、MD和RD值之间的差异,但在受伪影直接影响区域的差异更大。采用概率性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估每个ROI生成的白质纤维束,揭示DBS植入后几种白质结构重建的显著变化。而在PD相关通路上,如黑质和黑质纹状体束区,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(图1)。
图1. FA的区域性差异。差异较高的区域显示与磁敏感伪影明显相交。黄色箭头表示电极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连接线导致的信号丢失。
结论
该研究结果显示,PD患者植入DBS术后,采集和处理MRI-DWI数据可以比较DBS患者脑白质内纤维束连接的纵向变化。研究者应用先进的概率性纤维束示踪成像可以成功重建PD相关结构的弥散值;分析DBS植入后患者的DWI数据特征,发现场强、信噪比和电极伪影的变化所造成的纤维束改变,需要纵向示踪弥散指标建立新的基线。该研究揭示,PD的DBS治疗与患者症状缓解相关的脑部影像学变化有助于解释DBS临床效果,和理解刺激靶点的选择,最终可能阐明DBS的作用机制。
组稿
李楠 副教授
空军军医大学
唐都医院
编译
胡柯嘉 医师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
附属瑞金医院
审校
王知秋 教授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
终审
陈衔城 教授
《神外资讯》主编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